通过智慧电池云管理系统,“在线监测获取单体电池性能详情”,采用“先修复,后更换”的总体思路,通过诊断报告,准确的知道哪节单体电池是不合格或故障,用性能好的电池将其更换。对可修复的电池采取充放电“活化技术” 使得电池内部盐化颗粒物分解,重新回到可逆反应中,恢复一定的活性物质浓度,再加以智能充电控制,达到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的目的。对不可修复电池做报废处理。借此改变传统整组更换的电池整治方式,有效盘活单节电池,提升资产使用效率。
蓄电池续航时长服务给用户来的收益
远程采集蓄电池在线运行的所有参数,为维护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能力
对于已学习过的电池,算法误差不超过3%-10%(放电深度越深误差越小),对于未学习过的型号的电池,算法误差不超过5%-15%
更换蓄电池资产折旧年限为六年,按照六年服务期测算,每年服务费用为传统蓄电池采购费用的六分之一,降低了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,节省了利息支出
通过活化和休眠技术,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
专业保障至少3个小时续航时长,降低停电后的站点断站率
负责对蓄电池提供专业维护、日常自动检测、定期修复、更换故障电池,降低油机发电次数,节约基站停电管理费用
1.专业保障至少3个小时续航时长,确保存量站点稳定高效正常运作;
2.更换蓄电池资产折旧年限为六年,按照六年服务期测算,每年服务费用为传统蓄电池采购费用的六分之一,降低了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,节省了利息支出。符合集团公司降本增效的方针。把六年以上的资产委托第三方再提供六年的保障服务,极大程度体现了资产的价值。
3.第三方专业公司对蓄电池提供专业维护、日常自动检测、定期修复、更换故障电池,每半年通过系统进行一次核容放电试验。
4. 提供蓄电池在线运行的关键参数-落后单体/SOC/SOH/保有容量/备电时长,为维护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。
用户痛点及需求
蓄电池环保问题,大量报废电池容易产生环保风险。
效益提升是公司重点工作,也是上市最基本要求,通过资产盘活降低成本投入,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效益。
蓄电池使用寿命只能维持5年左右,5年后面临更新整治,目前整治方式是成组更换,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单节电池都到了截止寿命,造成更换成本大,资产使用效率低。
公司管理的蓄电池资产数量庞大,除了安全指标问题,成本问题凸显。即蓄电池使用效率问题、经济效益问题成为另一个解决重点问题。
在网电池状态不明,无先进管理手段实时掌握电池性能,无法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发站点退服,因此,如何有效保障基站电池的供电续航能力,值得探讨。